奶業基本發展概況
2000年,我國進入小康社會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79.98元,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53.42元,不過,當時我國牛奶的消費還是很低的,主要還是小孩、老人、病人的營養品。人均牛奶占有量僅有6.39千克,而世界平均水平80.55千克,歐洲280千克左右,美國269.42千克,就連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、韓國也比中國高,分別為66.97千克和47.92千克。奶牛存欄只有488.7萬頭,規?;浅5?,基本上是“每家養殖二三頭,老婆孩子熱炕頭”,成母牛單產只有2.5噸左右??梢哉f,當時的奶業是個新興產業,更是一個落后的產業。
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,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在加工企業的推動下,乳制品開始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,我國奶業規模也快速擴大,2009年奶牛存欄達到1260.3萬頭,牛奶產量達到3520.9萬噸。根據世界糧農組織(FAO)統計,從2005年起我國成為世界第三產奶大國,2000-2009年,世界牛奶產量的增加量30.4%來自中國。人均牛奶占有量有了很大提高,2009年達26.45千克,不過,與世界平均水平85.68千克仍然有較大差距。成母牛單產達到4.8噸左右,但與發達國家9噸以上相比,仍然不高??梢哉f,我國奶業仍然有較高的增長潛力。
在奶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,養殖業落后的弊端不斷顯現。由于奶牛養殖以散養為主,質量不高,很難控制,而且監管也很難做到全面。部分奶農、奶站為達到乳品企業的收奶要求,摻雜使假,終于在2008年9月爆發了三聚氰胺事件,給行業造成重創。此事件爆發后,各級政府、乳品企業開始意識到規模養殖的重要性,政府出臺鼓勵政策,加工企業自建示范牧場,共同推進奶牛規模養殖。2009年,奶牛養殖規?;辛溯^大提高,但20頭以上奶牛養殖數量仍然不到總存欄的一半,只有42.58%,規?;匀挥休^長的路要走。
中國首個萬頭牧場澳亞牧場的啟示
2002年,中博農參與建設新疆昌吉全國第一個存欄700頭的規模牧場。2003年在內蒙包頭市奶泉牛場,是當時全國存欄最大的牛場,達到2000頭。此牛舍的工程造價是400元/平方米,當時當地商品房均價為600元/平方米。此時我國北方地區基本以農戶養殖為主,養殖觀念陳舊,仍然停留在房前屋后,每家養上三頭牛,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落后模式,即使少量的牧場,也僅停留于自建自用階段,并無任何專業的公司進行牧場設計和建設。
2004年,蒙牛乳業在呼和浩特建設澳亞萬頭牧場,由國外的設計團隊擔綱牛場設計、規劃,并重金聘請美方牧場設計專家巴尼(Barney)為蒙牛澳亞萬頭牧場的總設計師,中博農參與了澳亞牧場的工程建設和投產后的改擴建工程。澳亞牧場的建成以其高效的養殖模式,泌乳牛平均年單產達到8噸以上,原奶乳脂、乳蛋白遠遠高于周邊農戶,原奶價格高于農戶1/3,一些外國專家和大學生成為了牛場的管理者。中博農通過參與此項目,意識到牧場設計的重要性,看到了中國規?;翀霭l展的巨大潛力和空間。
三聚氰胺事件的反思
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爆發,引發了消費者對乳制品安全的關注,我國乳制品公司的技術設備等整體水平不亞于發達國家,乳制品質量安全隱患實質上是原料奶的質量不過關,追其根本原因是傳統奶牛養殖方式造成的。中博農通過三聚氰胺事件認識到通過建設規模牧場轉變養殖方式,提高原奶質量的路子是正確的。集約化、標準化、規?;侵袊虡I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事實證明三聚氰胺事件后,中國規?;翀鼋ㄔO的速度加快了,為中博農這種專業的牧場設計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。中博農至今所承建牧場項目200多個,覆蓋全國20余省,其中包括為乳業巨頭飛鶴、蒙牛、伊利、完達山、現代牧業等設計建設的多座大型牧場。(未完待續)
|